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资源库
1.专业群概况
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为核心,包括软件技术(省级精品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省级IT改革试点专业)、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5个专业。拥有国家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国家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现有专兼职教职60余名,其中领军人才3名、教授5名、省级专业带头人3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6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1名、长沙市高层次人才1名、国内访问学者4名。近5年,立项省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项目1个,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门,主持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教师参加省级以上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和职业技能比赛获奖10余项;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其中国赛获奖10项,省赛一等奖13项。
2.建群逻辑
按照“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原则,在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和教学资源共享的前提下,专业群构建重点体现“一体牵引、四轮驱动、多维辐射”。其中,“一体”是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作为主体,引领专业群发展方向;“四轮”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四个快速发展、潜力巨大的专业为动力,推进专业群紧跟时代步伐;“多维辐射”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推动人工智能在电商、零售、营销、物流、酒店、旅游、金融、财税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群内专业技术上有交叉性、连续性、耦合性,专业聚集,可提高资源共享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群内专业集约、协同可持续发展。群内专业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群内专业逻辑关系
3.专业群课程体系
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主线,根据专业群各岗位共享能力,设置基本能力共享课程平台。分析岗位群能力要求,分析归纳各岗位共同需要的基本能力,并设计专业领域共通的基本工作任务,构建统一专业群基本能力的课程平台。把每个专业群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力归纳为一个基础平台和若干个模块,并将“1+X”职业等级证书的内容融入课程模块之中,供不同专业(方向)及兴趣爱好的学生选择,以此构建通专融合的“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
4.专业群就业面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以“中国制造2025”、“湖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南,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软件技术专业主要面向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Web前端开发等岗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面向网络售前技术支持、网络系统运维、网络系统集成等岗位,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主要面向移动互联软硬件开发、移动互联应用系统集成和测试、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支持等岗位,大数据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开发、数据仓库管理、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平台运维等岗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主要面向人工智能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平台和系统的部署与维护、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开发等岗位。
5. 专业群发展路径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为目标,完善“人文素养+专业群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信息化教学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为抓手,推动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以“内培外引”为手段,构建由领军人才、名大师引领的一流专业教学团队;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建成一批校企共享、粘合度高的省级及以上产教融合基地;以“走出去”“请进来”为路径,加大国际合作办学力度,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建立与培养目标一致的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